猕猴桃

总有果农问,猕猴桃 化怎么办先赶紧去看看

发布时间:2021/3/31 23:21:26   

来源:网络

猕猴桃的叶子,除叶脉为淡绿色外,其余部分都发 失绿,叶片小或者卷曲,是怎么回事?近期小编收到不少这样咨询。这是猕猴桃的 化病, 化病在全国各地发生普遍,且发病率较高。

化病严重时叶片发白,外缘卷缩枯焦,导致光合作用能力降低,从而影响果品的产量、品质,长时间发病还会引起树势整体 化,甚至死树,给果农造成不少的损失。

发病原因

1、品种抗性

目前猕猴桃栽植品种众多,不同品种 化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差异较大,以秦美品种发病最重,其次为徐香,金香、海沃德、红阳均发病较轻。

2、施肥不当

(1)由于偏施氮肥,例如 氢铵和尿素,导致果园土壤耕性差,肥力下降,土壤养分严重失衡,使土壤中多种微量元素如镁、锌、铜、锰等供应失调,各元素间发生拮抗作用,引起植株 化。

(2)化肥施用过量或未腐熟的有机肥,导致果园土壤问题严重,肥力下降,养分平衡被破坏,同时还容易造成烧根, 化发生比较重。

3、挂果量

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挂果量连年大、挂果较早、挂果历史越长的果园发病较重,反之则轻。

4、使用猕猴桃膨大剂

由于市场作用和眼前利益影响,果农在猕猴桃生产中为了追求个大、产量高、销售快,广泛使用膨大剂,由于膨大剂并不增加营养,只是改变了营养分配比例,从而造成树体衰弱,直接导致 化病连年重发。

5、根部问题

根系不发达、根毛少、腐根多等都容易出现 化现象。猕猴桃根部病害如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的发生,干扰和破坏了根系吸收和合成利用土壤中各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功能,于是根部由病理性病害引发生理性缺素症,造成树上叶片 化;

施肥不当引起的烧根,也会引起 化;猕猴桃是浅根系作物,灌水过多、过勤等引起烂根和部分营养元素的固定,容易发生 化问题。

另外,土壤板结,不适当的浇水方式,栽植过深等都是引起叶片 化的原因。

关于 化病要怎么预防和防治呢?

防治要点:增强树势、改良土壤、改善根际环境、促进生根;同时增强树体免疫力和抗逆性;

综合防治措施

1.猕猴桃建园时,土壤pH值以5.5~7.5为宜,应尽量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田块。

2.衡施肥,适量增加中微量元素、有机肥和生物菌的施入。

3.制产量,提高活力,盛果时期,严防负载过量,以保持健壮的树势。

4.期灌水,避免大水漫灌,过量灌水,特别要谨防积水,有条件的可采取滴灌技术。

5.绝蘸膨大剂,减少 化病发生,防止树体过早衰弱。

药剂防治:

1、老树弱树:在猕猴桃展叶期、开花前后、果实生长期等生长关键点,用靓果安+沃丰素喷雾,中(草)药制剂含有螯合态的高能量物质和功能性物质,与作物亲和,传导性好,可快速被作物吸收利用起来。通过叶面补充营养,运输到树体的各个营养器官及组织,能够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以及酶活性,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免疫力、增强树势。

2、土壤黏重、板结、透气性差地块,施用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地力旺灌根,能够改善土壤,解决土壤粘重、板结、酸化、透气性差等问题,同时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会在根系周围产生大量粘多糖与植物分泌的粘液及矿物胶体、有机胶体相结合,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改善根际环境。

3、根结线虫导致的 化,先用青枯立克+地力旺灌根后,再在10-12天以后使用淡紫拟青霉一袋(12克)兑水后均匀浇灌在果树毛细根区;上病严重的地块,可间隔10天后再用同样方法灌一次。

果树 化多数与矿物质营养的吸收不足有关,造成矿物吸收不足的原因较多。建议遇到猕猴桃 化的时候,首先看土壤状况,再挖开土壤看根系生长是否正常,再结合自己的用药用肥记录分析。

喜欢的,请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yinsitanwj.com/mhtcf/205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