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桃 >> 猕猴桃吃法 >> 红阳猕猴桃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露地及覆盖。
主要品种红阳猕猴桃。
环境要求重庆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属次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17.6~19.0℃,极端 气温41.0℃,极端 气温.3.7℃,多年无霜期超过天,年日照时数~小时,年降雨量.9~.6毫米。
苗木选择与定植1.建立标准化猕猴桃果园
红阳猕猴桃果园海拔高度宜控制在.0~.0米。海拔过高、气温条件变幅较大的地方,如海拔.0米以上,猕猴桃容易受冻害,并会导致溃疡病等的发生,所以也不宜建园。猕猴桃嫁接苗定植时间 在秋季。栽植穴(坑) 为1.0米×1.0米×0.8米,坑底填入腐熟的牛粪或鸡粪或猪粪共计50千克+2千克过 钙十谷糠1千克。栽植密度以(2.0~2.5)米×(2.5~3.5)米为宜,即栽植80~株/亩。栽植深度以根颈部位略高于地面2.0~3.0厘米、嫁接口高出地面5.0~10.0厘米。猕猴桃果园必须配置授粉树。生产园内雌雄株的比例一般是(8~10)∶1。 栽植2个以上的雄花品种,如磨山4号、郑雄1号等。
2.提早上架并搭遮荫网
秋季定植后立即定干,剪口下要留3~5个饱满芽眼。苗木成活后,在苗旁插一竹竿,将幼苗最上方、生长健壮的一个新梢引绑到竹竿上。其它萌发的新梢保留2~3个。多余的抹除。砧木的萌蘖要随时去除。栽后 年的4~6月如遇梅雨天气,一定要做好排涝。猕猴桃生长初期(栽后1~2年),遮荫是关键,要搭遮阳网,遮阳度应达40%~50%。栽后第二年树体萌芽前应搭好架,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T形架。沿栽植行每隔6.0米设立一根水泥方柱(长2.5米、直径12.0厘米),方柱埋入土畔50.0厘米,地上高2.0米。支柱顶部架设一根长2.0米左右的水泥横梁,横梁上均匀拉3~4根10#或8#铁丝;水泥柱顶端安装1~2根30.0厘米~40.0厘米的角铁,以便搭遮荫网。
定植后的管理1.猕猴桃果园土壤施肥
供试红阳猕猴桃为五年生结果树,栽植株行距为2.0米×2.5米,肥效试验采用“设计方案”,即3个因素、4个水平共计14个处理。供试肥料为尿素(N45%)、过 钙(P2O%)、 钾(K2O60%)及牛粪,肥料分4次施入:基肥,10月下旬施入,占全年施肥量的40%;催芽肥,2月下旬施入,占全年施肥量的20%;稳果肥,5月上旬施入,占全年施肥量的10%;壮果肥,6月上旬施入,占全年施肥量的30%;施肥方式均为沟施,每年施肥量相同。
试验结果表明,每年每株施尿素(N45%)克、过 钙(P2O%)克、 钾(K2O60%)克、牛粪7.5千克进行处理;产量 ,每株产果7~7.5千克;纯收益 ,达元/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同时,其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对提高糖酸比、改善猕猴桃口感效果明显。因此,平衡施肥对于提高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作用十分明显。
2.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对提高红阳猕猴桃产量,效果显著。授粉时,要先采集雄花花粉,于上午太阳出来前或太阳刚出来时采集花瓣已膨大、即将开放或刚刚开放的花,用牙刷将花药刷下,放在 纸或报纸上阴干,收集于玻璃瓶内,然后用软毛笔或海绵棒去点授刚开放的雌花(花瓣白色新鲜),授粉时间为晴天露水干后12∶00时前,一朵雄花可授10朵雌花。花粉可在常温下保存3天。如保存3天以上,必须置于冰箱内低温保存。为提高授粉效果,要在雌花开放后2天内完成授粉。
3.疏花疏果及果实套袋
(1)疏花疏果
红阳猕猴桃花量大,坐果率高,但由于坐果太多而容易出现降低果实品质、树势早衰等现象。因此,必须进行疏花疏果。先疏花蕾,对于有3朵花蕾的花序,在花前一周疏除侧蕾,只留中间的主花蕾;对于来不及疏蕾的,开花时,将侧花及方向位置不正的花疏掉,只留主花。疏果于授粉后10~20天,疏除病果、小果、畸形果,一般短果枝留1~2个果,中长果枝留2~3个果,每枝留果量 不超过2个果,并尽量使保留的果实均匀分布,以便生产优质果,确保单果重90克优质商品果率在80%以上。
(2)果实套袋
套袋是生产优质红阳猕猴桃的关键内容。于花后30~40天、果实迅速膨大期进行套袋。在经过疏花、疏果后,套袋前须进行 一次定果,只保留位置好、果实大、形状好、无机械伤、无病虫害的果,定果量接近目标留果量。套袋前对全园细致喷洒一遍杀虫剂和杀菌剂,待药液干后及时套袋, 当天喷药当天完成套袋。套袋时间以晴天的9∶00~11∶00时和14∶00~18∶00时为好。猕猴桃果袋以单层、褐色、薄蜡质、木浆牛皮纸袋效果 。纸袋的规格一般长15.0~18.0厘米,宽10.0~13.0厘米,上口中间开缝并粘合5.0厘米长的细铁丝,下边两角各开口2.0厘米。套袋时先将纸袋吹开,并使袋底两角的开口张开;袋口向上,双手执袋口下2.0~3.0厘米处,将幼果套入袋内,使幼果悬于袋的中央;将袋口左右分别向中间折叠,再用纸袋一侧的细铅丝轻轻扎住即可。套袋由树冠内膛向外进行。动作要轻柔,特别注意不能弄伤果柄。摘袋时期,以采收前3~5天去袋为宜,果皮色泽变 即可摘袋。
病虫害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丁香假单胞杆菌)性病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是要严禁栽植带菌苗木和病园采集接穗;二要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平衡施肥,合理负载,提高抗病能力;三要做好冬季及时清园工作,剪具要严格消*等,严格控制病菌传播。
药剂预防和治疗可采用:冬季修剪后、春季萌动前全树喷45%施纳宁水剂倍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萌芽前发现流红水就刮除枝干皮部,先刮病部枝皮,待刮到病部与好皮交接处时,刮刀须用酒精消*,然后刮好皮,刮至发病部位10.0厘米以外地方,刮光后用50倍绿乳铜涂抹,或用石硫合剂原液+72%农用链霉素涂抹,刮下的树皮或剪下的病枝必须集中烧尽。生长季节选用施纳宁、农用链霉素、梧宁霉素、龙克菌、百菌清等按照说明全园喷雾防治。猕猴桃果园溃疡病通常在3月下旬~4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此时用25%金力士乳液倍液+72%农用链霉素0倍液喷施,连喷2次,每15天喷1次。
来源:北京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