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

通过ldquo李子rdquo案例

发布时间:2021/7/18 15:20:33   
在寿险行业经常会谈到顾问式行销,与之相对应的是以产品为导向的推销。当然,大家都说顾问式行销好,到底怎么好,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有感触。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其他行业的案例,让大家感受一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顾问式行销)的魅力。这个案例名称暂且叫做《什么样的李子是好李子?》。01

一位老太太到菜市场买水果,她来到 个的水果摊前,问道:“这李子怎么样?”

“我的李子又大又甜,特别好吃。”小贩答。老太太摇了摇头,走开了。

02

老太太走向另外一个小贩,问到:“你的李子好吃吗?”

“我这里有好多种李子,有大的,有小的,有国产的,还有进口的。您要什么样的李子?”

“我要买酸一点儿的。”

“这种李子又酸又大,咬一口就流口水,您要多少?”

“来一斤吧。”

03老太太买完水果,继续在市场中逛。这时她又看到一个小贩的摊上也有李子,又大又圆,非常抢眼,便问水果摊后的小贩:“你的李子多少钱一斤?”   “阿姨,您好,您问哪种李子?”   “我要酸一点儿的。”   “其他人买李子都要又大又甜的,您为什么要酸的李子呢?”   “我儿媳妇要生孩子了,想吃酸的。”   “阿姨,您对儿媳妇真体贴,她想吃酸的,证明她一定能给你生个大胖孙子。您要多少?”   “我再来一斤吧。”老太太被小贩说得很高兴,便又买了一斤李子。   小贩一边称李子,一边问老太太:“您知道孕妇最需要什么营养吗?”   “不知道。”   “孕妇特别需要补充维生素。您知道什么水果含维生素最丰富吗?”   “不清楚。”   “猕猴桃有多种维生素,特别适合孕妇。您要给您儿媳妇天天吃猕猴桃,她一高兴,说不定能一下生出一对双胞胎。”   “是吗?好,那我就再来一斤猕猴桃。”   “您人真好,谁摊上您这样的婆婆,一定有福气。”小贩开始给老太太称猕猴桃,嘴里也不闲着。“我每天都在这摆摊,水果都是当天从批发市场找新鲜的批发来的,您媳妇要是吃好了,您再来。”   “行。”老太太被小贩夸得高兴,提了水果,一边付帐一边应承着。

三个小贩的销售结果完全不同,简单地总结一下:

个小贩没有卖出去,原因是他(她)围绕着自己的产品销售,产品没有匹配到客户的需求。第二个小贩,通过发问,发现了客户的需求——需要酸的李子,结果卖出了李子。第三个小贩,通过发问,挖掘出客户的深层次需求,老太太要为怀孕的儿媳妇买点可口的李子,并有融洽婆媳关系的考虑,不仅卖出了李子,还卖出了猕猴桃。对于寿险产品,如增额终身寿这类产品,如果仅仅是为客户展示长期的收益数字,虽然有一定的吸引力,会获得一定的成交机会,但保单往往很难做大。只有通过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沟通(使用发问技巧),发现了客户内心的一些潜在需求,并强化其需求——如财富传承、降低法律上的风险,才有可能成交大单。这个案例,可以作为早会,特别是二早的素材,和伙伴分一起分享、交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yinsitanwj.com/mhtcf/223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