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控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2022/4/30 12:55:33   
盖博士遮盖液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0089.html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a)引致的细菌性病害,危害部位多,入侵途径多,传播途径多,越冬场所复杂,常造成叶斑、花腐、枝枯,甚至毁园,严重威胁着猕猴桃安全生产。

防控目标

猕猴桃主产区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健身栽培和免疫诱抗为基础,以减少细菌入侵为核心,抓住花前花后和采果后至落叶前的“两前两后”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在陕西、贵州、湖南、四川、安徽、河南等猕猴桃主产区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控。

关键技术

01

免疫诱抗健身栽培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繁殖材料

建园时选用抗病性较强、适合当地栽培的猕猴桃品种。应当

从无病园采集无病无菌接穗和花粉用于建园、嫁接和授粉。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免疫力

依据品种特性、树龄、气候和果园肥力条件,合理整形、修剪和负载,保持健壮树势和园内良好的通风透光。秋季施用腐熟家畜粪肥、生物有机肥、油渣等,生长季节行间种植毛苕子等绿肥植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2-3次,地下根施微生物菌肥等60-kg/亩,增强树体抗病力。

3.诱导抗性

猕猴桃开花前、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全园喷施免疫诱抗剂各1次,药剂可选用5% 寡糖素水剂-0倍液,或其他高效的诱抗剂,以提升树体抗性。

4.设施栽培

品种抗病性差的果园,可以通过各类不同的设施栽培技术如塑料大棚等措施,阻断风雨传播途径,减少病菌越冬、传播、侵染机会,达到减轻病害的目的。

02

监测预警技术

1.繁殖材料带菌预警及消 处理技术如果从有病的地区、果园或带菌果树采集繁殖材料,必须进行消 处理。可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农药,按说明书推荐用量浸泡消 ,苗木、接穗一般处理15-20分钟,花粉5分钟左右,然后清水冲洗、晾干,降低病菌远距离传播的风险。或者先进行带菌情况检测,当分子检测带菌率大于15%或活菌检测带菌率大于5%时为预警值,必须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消 处理。2.田间猕猴桃枝干溃疡监测预警技术对于溃疡病常发区,通常可以采用枝干发病率的预测模型Y=-17.36+1.56X1+0.60X2(X代表当地气象部门预测的数据,X1为当年11月至翌年2月日均气温0℃以下总天数,X2为翌年2月日均温4℃-20℃天数),对当地翌年春季溃疡流行风险进行准确测报。当Y5时为零星发病,不用全园处理;当5≤Y20时为轻—中度流行,必须按照“两前两后” 预防技术进行全园处理;当Y≥20时为中—重度流行,建议上报当地行 主管部门开展统一防治。

03

施药控制菌源技术

1.减少越冬菌源量采果后及时清除园内病虫伤枝并带出园外集中销毁。休眠期树干涂抹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采用王铜等铜制剂均匀喷施树体,减少越冬病虫基数。2.消 除菌对果园使用的农具、剪锯口、嫁接口等,用70%酒精进行表面消 。3.“两前两后” 用药猕猴桃开花前(花蕾初现期)和落花后(落花70%)分别喷施1次药剂控制当年春季溃疡病菌引起的花腐和叶斑,药剂可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药剂,可跟 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混配进行喷施以提高防效。采果后至落叶前对全园主干大枝涂刷或喷淋药剂各1次,可选用生物药剂或王铜、氢氧化铜、噻菌铜等铜制剂,药剂涂刷时的浓度比喷施推荐的浓度可适当提高,施药间隔期10-15天。来源:全国农技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yinsitanwj.com/mhtcf/244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