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

猕猴桃园管理的13个铁律,切记

发布时间:2022/4/29 12:04:24   

1.当年叶片下年肥

解读:猕猴桃树一旦开花坐果,能不能生产出优质果,能不能获得高产,与当年的叶片保护关系重大。猕猴桃树的上年营养积累,经过开花、长叶、发新梢,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基本消耗掉,进入营养转换期。所谓的营养转换期,就是由利用上年贮藏营养转换为利用当年营养。当年营养来自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因此,保护好叶片才能保障当年果实的正常发育。

当年施足、施好肥料,是下年获得丰产的基础。6月上旬花芽开始分化,需要足够的养分供应,因此,6月追肥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较而言,秋施基肥更为关键。立秋之后,猕猴桃树叶片合成功能达到高峰,越早施入基肥,越能有更多的无机营养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营养,供给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之所以形成大小年现象,就是大年时猕猴桃树消耗过多而肥料施入不足,导致花芽难以形成,下年没有产量。

由此看来,在秋季的猕猴桃树管理中,保护好叶片和早施基肥,是当年丰产的保证,也是下年丰产的基础。

2.根系修剪能增强树势

解读:这里所说的根系修剪,并不是直接修剪根系,而是指通过施肥切断部分吸收根系(直径3-4mm毛细根),起到修剪的作用。

人们总是依靠树上修剪来调节树势,其实,适当的吸收根系修剪同样能起到增强树势的作用,尤其对衰弱的老树,更要注重根系修剪。

猕猴桃吸收根系修剪得适时、适量,能在短期内恢复甚至超过原来的根系生长量。由于大量新吸收根的形成,可以大大提高整个根系的活力。

秋施基肥造成的断根,由于地温尚高,有利于新根再生。部分根系遭到损伤后,不会影响整个树体,反而可以抑制秋梢生长。

如果地上部的叶片完整,有足够的光合产物输送到根部,就可以为伤根的恢复和新根的发生提供足够的营养供应,使根系的活力迅速恢复,增强对钙、磷等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

根系具有贮藏功能,大量生发新根,可以提高树体的营养贮藏“库容”,但不提倡开春施肥断根。因为开春断根,会使根系贮藏的养分白白浪费。

3.无水不长树无光不结果

解读:适量的水分供应是维持树体生命和取得产量、获得效益必不可少的条件。所谓的适量,就是要适应猕猴桃的生理发育习性,该浇水就浇水,该控水就控水。

由于多数猕猴桃产区存在水利条件不足的问题,要做到适时浇水比较困难,因此,一旦抓住浇水的机会,果农习惯于大水漫灌,期望一次浇饱、浇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生长季节过量浇水,是造成枝条旺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光照条件有利于高产稳产这个道理,多年来已被果农重视,修剪整形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光照问题。在对光照的认识上,有一个重要的“二八定律”,即施肥浇水的投入只占到猕猴桃贡献率的20%,80%的贡献来自于光合作用。

不解决光照问题,就等于把不花钱的自然资源白白浪费掉了。

4.果树不施肥等于瞎胡混

解读:投资不足,是当前制约猕猴桃效益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投资不足的突出表现是肥料投入的严重不足。

土壤中的矿质营养被果树吸收后,一大部分转化、存在于果实中,这就等于拿走了土壤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因此,养分归还学说认为:从土壤中拿走什么就应补充什么,拿走多少就应补充多少。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足量施入肥料,土壤就会越来越贫瘠,猕猴桃树产出能力就越来越低。无数事实证明,凡是连年高产、稳产的果园,无一不是重视肥料投入的。

多数果农是“看果施肥”,即大年肥料投入多,小年肥料投入少甚至不施肥,让果树“饥一顿饱一顿”,往往造成树体衰弱,各种病害严重的后果。通过合理施肥和合理负载,逐步调整到消除大小年结果现象,是目前猕猴桃管理的主要任务。

在施肥上,尤其要注重秋季施肥。秋季施肥的总量要占到全年施肥量的三分之二。必要的情况下,除土壤施肥外,还要用涂干、叶喷等方式予以补充。

5.叶靠根长根靠叶养

解读:猕猴桃的根系与叶片关系密切,叶片上的小叶、 叶、焦叶、落叶等多种病害都能从根系上找到根源。比如根腐病,在叶片上表现出的症状是边缘焦枯,肯定是地下的根系出了问题。

因此,对付叶部病害最根本的办法还是给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根系生长健壮了,吸收养分的能力才强,叶部病害才能少发生或不发生。给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其实质是解决土壤理化性状问题,合理施肥是解决土壤理化性状的最直接手段。

因此,在施肥上提倡有机、无机、生物菌三结合,单一依靠大化肥的施肥方式持续得越久,对果园土壤的 越严重,在加大有机肥投入的同时,加大生物菌肥的使用,是果园施肥的发展方向。

根系发育需要消耗营养,营养主要来源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在果树的各类枝条中,长枝与根系的两级交换能力最强,长枝上叶片的光合产物对根系的贡献 。猕猴桃树一旦不发长条,根系就会发育不良,树势就会衰弱。

因此,维持树上有10%左右的长条是必要的,一点长条不冒,绝不是好事。

6.水肥是基础打药是保障修剪是协调

解读:水、肥是供给树体生长发育的必备要素。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让树体脱肥、脱水。在施肥上,首先要保证秋施基肥的量足,其次要根据果树树势和挂果情况,在生长季节进行补充。

一般来说,发芽前和春梢停长期根系进入活动高峰,应当给根系补充肥力,但不主张大量断根,以地面撒施或冲施为主,其他时间以叶喷等根外补肥为主。在浇水上,除冬灌可以全园浇水外,其他季节实行行间浇水为宜。

打药的目的是防治病虫害。除了选对药剂之外,喷药的时机、用药量和打药方法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病害要提前预防,用药在发病之前,虫害要等达到一定虫口密度再用药。

不管有没有虫,打药时都加上治虫药,往往造成浪费。防治病虫害,用水量一定要足够,雾化要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叶片充分、均匀着药。在喷药时,重点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yinsitanwj.com/mhtqx/244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