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

兴农之窗猕猴桃彭果增甜期这些细节要注

发布时间:2020/11/1 13:50:31   

猕猴桃对磷的需求高于其他多数果树,对钾的需求量超过磷和氮,有“钾质植物”之称;对氯离子较敏感;猕猴桃喷施钙肥对提高果实采后品质,延长货架期和贮藏期作用明显。

猕猴桃对氮的吸收,从萌芽时即开始,从展叶至开花期前后对氮素的需求量 ;在新稍旺盛生长和果实膨大期吸收磷最多,在果实成熟期间,茎叶中的磷向果实中大量转移,采收后,茎叶和根系中的磷又有所增加;在整个生长季节中都吸收钾,但随着果实的膨大,钾的吸收量也明显增加;萌芽期和花期前后对硼的需求 。严重缺硼和钙时会诱发溃疡病。

猕猴桃施肥要根据猕猴桃的需肥、吸肥特点和当地的土壤肥力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一、基肥:施基肥多在秋季猕猴桃采收后进行,此次施肥以高品质的微生物有机菌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施肥量占整个生育期施肥量的60%。

基肥的施用方法主要采取池面撒施或沟施,或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1、池面撒施:

猕猴桃一般都习惯于采用地面撒施的方法。施肥时将地内的表土取出15-30cm厚的一层,靠近植株处稍浅,向外逐渐加深,以少伤根为原则。再将肥料均匀撒施于池内,然后将表土填回至地面高度。

2、沟施:

在距根干50-cm处挖条沟、轮状沟、或放射状沟,施入肥料后覆土。开沟的深度、宽度与根干的距离,可根据根系分布的深浅及远近加以伸缩,以不大量伤根为原则。

二、土壤追肥:猕猴桃的土壤追肥,每年进行2-4次。

萌芽前:此期追肥可以促进芽眼萌发整齐,减少伤流。追肥种类以氮磷肥为主。

萌芽后和开花前:此期新稍生长、花序分化都需要大量营养,花期对磷、硼、锌、钙等的吸收量较大,忌只追施氮肥。

果实膨大期:此期地下根部根系、地上部枝叶和果实都在迅速生长,需求大量营养物质,对钾的需求增大。

果实着色期:此期果实进入始熟期,体积不再明显增大,树体也开始进行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转化。追肥的种类以钾、钙、硼、锌等为主,忌只喷施 钾,建议追施哈哈旺聚糖多肽生物钾,可以很好的膨大果实增加甜度,并且可以延长果实保质期。

施入肥料以冲施或滴灌为主,切忌偏施氮肥,偏施氮肥也会诱发溃疡病的发生。

三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可根据猕猴桃生长发育和缺素情况进行。猕猴桃因头一年挂果过多等原因,导致树体贮藏营养不足,早春萌芽后易出现叶片 化现象。

猕猴桃缺镁常发生失绿 化症。

肥水管理要点

一、深施和浅施相结合

化学肥料具有分解快、易吸收,同时也易挥发的特点,生长期在距猕猴桃主干0.8-1米范围内开沟施放,然后覆土。微生物有机菌肥再冬季树体休眠,结合翻园将肥料与表土混合撒施。撒施还可以改善表土的深化性状,使土壤疏松,减少板结,提高植株的抗旱性能。

二、花前灌水不宜多

花前结合施肥进行灌水是提高猕猴桃坐果率的有效措施。灌水量应适宜。开花前即使干旱,气温较高,但土壤温度相对较低,灌水后抑制土壤温度上升,影响根系活动,降低了根系对肥料的吸收,故此时灌水量不宜过大。因为这个时期叶片生长发育加快,对微量元素铁的需要较多,灌水是土壤温度过低,铁元素吸收受阻,易出现叶片 化,表现出缺铁症状。同时灌水量过多,致使田间湿度加大

三、高温缺墒慎施肥

果实成熟前期但此期一般气候干燥、温度高、土壤墒情不好。施肥后灌水若不及时,由于土壤水分不足,根系吸收的肥料浓度大,易出现施肥后叶缘焦枯,表现出盐害症状,使叶片功能受阻,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果实品质。同时叶片抗病性能降低。若后期多雨,叶片病害发生严重,甚至引起叶片早落。施肥应在灌水后土壤不粘时适时施入更好。

四、肥料选用应适宜

开花前施肥应以氮磷肥为主,配合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如硼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延长,促进授粉,提高坐果率。

果实着色期以钾钙硼等营养为主。让树体机能早恢复,防止早衰。

实践证明 钾长期施用后果皮厚,后味有涩麻感。应尽量少施或不施。

本文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编写

转载请务必按以下格式注明

参考文献:

《猕猴桃水肥管理方案》农资人

《猕猴桃水肥咋管理好》百度贴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yinsitanwj.com/mhtcf/195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