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桃 >> 猕猴桃吃法 >> 白发愚公驯服硬猕猴桃全纪录金融
来源:新华网
近期,在盒马销售的即食猕猴桃因其价格优势,口感不输国外品牌,并能硬着直接吃,打破了猕猴桃“吃软不吃硬”的饮食传统。
打翻身仗的这款国产即食猕猴桃于10月初上市。盒马的大数据显示,该款猕猴桃的复购率在店内所有猕猴桃品类中排名第一。多个门店数据显示,上市之后第三周,销售量超过所有(同款)国外品牌。
在盒马销售火爆的这款翠香即食猕猴桃,便是由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与陕西猕猴桃专家——“白发愚公”李晓阳共同研发。
李晓阳今年48岁。
今年4月,他还一头乌发。半年,头发全白了,犹如天上的银河。
年对他很特殊,潜心钻研11年的猕猴桃采后处理技术(简称后熟技术),就要以即食猕猴桃的产品,经受市场检验。
李晓阳是一位高级农艺师,自幼随父长于秦岭北麓长安区王莽乡清水头村猕猴桃果园。一家三代人,和猕猴桃相处了40年,被称为当地“愚公”,其本人研究猕猴桃后熟技术就达11年。
李晓阳所在的陕西,是中国的猕猴桃种植大省。《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报告》中显示:陕西省猕猴桃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40%。截至年底,全国猕猴桃栽培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
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卖得最好的是国外品牌?从单位面积产值来看,著名的新西兰佳沛约是中国的15倍,一个新西兰猕农创造的收益,约等于75个中国猕农创造的收益,差距十分明显。
李晓阳找到了盒马和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和他们联合,从农民的种植端建立标准,让猕猴桃在农民那优价,在消费者那优质,才能真正改变这个行业,让中国猕猴桃配得上发源地这个称号。
10月份,即食猕猴桃在全国多个城市的盒马店上市,日销量在一个月内翻了12倍,甚至很多门店销量超过国外品牌。
一家三代人种植猕猴桃40年,陕西“白发愚公”最大的心愿,就是种出好吃、即食的猕猴桃。
李晓阳回忆,15年前,父亲就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老百姓买猕猴桃都得放一段时间,而不是直接就能吃?
“水果禁不起这么等啊”。
父亲的问题,也成了李晓阳后来的课题——研究出一种技术,能让果子买后即食。
进入中国市场的新西兰品牌佳沛,不但口感好,而且买后即食。李晓阳研究后发现,佳沛从研发、种植、采收、冷链等环节的标准化做得很精细,算好了运到中国行程上耗费的时间。
、在他眼里,压在猕猴桃行业有三座大山:桃子不好吃、外国货垄断、果农不挣钱。
李晓阳开始买书、找资料、记笔记,托朋友从国外买实验仪器,做实验,目的是精准计算出前期种植和采摘后期冷藏和整个供应链的关系。
他开始用自家成吨的猕猴桃做实验,一个批次实验就要用上千斤。做实验,基数很重要,以后如果想大批量被市场应用,就得时刻专注,“一千斤成功了,几万斤是否也成功?”,容不得侥幸和闪失。
他找大学院校、不同机构做检测。妻子不理解,明明可以卖上好价钱的果子,都被他用小刀切了。有一年,妻子趁他不在,偷偷把几吨用来做实验的果子卖了。李晓阳知道后,气得三天没回家,手机关机。
他自己也承认,研发的这11年里,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每天清晨和深夜最适合猕猴桃做实验。猕猴桃对气味很敏感,抽烟、饮酒、化妆的人,不能进他的冷库。记录不同品种猕猴桃数据和参数的时间,大多在后半夜。
李晓阳回忆,有一天,他写光了三支水笔。有些灵感在浅睡中产生,他就在枕边放个便签本。回想这些年,失败过无数次。
“至少有次小小的进步,我都把它们记录下来。”正是这一点点的收获与积累,鼓励他一年年重头再来。
李晓阳算过一笔账,这些年做研究投入的钱,至少有万元。
早年家境殷实,上世纪八十年代,万元户是让人羡慕的家庭,那时李晓阳家就有20万。这些年因为做实验,反倒欠了不少外债。
年9月底,联合研发的即食猕猴桃装车出发前,李晓阳(中)和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项目负责人王炜(右)合影壮行。
李晓阳说,他初心一直没变:我从不否认要通过猕猴桃挣钱,但我更想挣能改变行业现状、有价值的钱。
恰巧,阿里巴巴数字农业的项目负责人王炜找上了门。王炜告诉李晓阳,这些年,阿里巴巴在中国多个乡村栽下种子,数字农业的种子。
很多乡村有很好的农货,但缺乏从农产品进化到商品的稳定性和标准化。数字农业一直在农民的生产端做指导,希望用订单农业的方式反哺生产端,建立起好品质的标准,而主打优质商品的盒马,则是订单农业最合适的载体。
数字化的生产、供应链、销售,正和李晓阳需要的不谋而合。李晓阳也在西安看到,中国西北规模最大的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也建立起来。
“确实是真金白银地为农产品、为农村做投入。”
李晓阳决定和盒马、阿里数农合作,双方把经验共享,联合为猕猴桃后熟技术设立标准,做出即食猕猴桃。标准涉及猕猴桃的种植、采收、储藏、品控、分级、运输等一整套体系。比如种植环节,在陕西渭南地区,每颗猕猴桃全年必须晒够个小时的太阳,每两个纸条之间不少于30公分,每两个果子之间不少于10公分,保证营养。
采摘环节,从猕猴桃开花到采摘,早熟品种不少于天,晚熟品种不少于天。采摘时,猕猴桃糖度不低于8度,硬度不低于每平方厘米20公斤,干物质不低于18%。从采摘到进入预冷库,不能超过6小时。运输全程冷链,控温在3至5摄氏度,经过升糖的猕猴桃,到消费者手中不低于18度,一般在20度以上。
总结起来,一颗猕猴桃从在藤上到消费者手上,处处离不开标准化的数据。而即食猕猴桃这样的标准,以前在行业中尚属空白。
位于西安的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内,食品安全检测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对水果做安全指标测试。
合作历时半年,李晓阳和阿里巴巴一起见证着整个行业,从头到尾的一点点变化。
李晓阳负责整合猕猴桃种植的农户,农户几十年来的粗放种植,要想改变不是易事,为了不让农户滥用膨大剂,李晓阳自己配好肥料,给众多农户一一送上门,免费使用。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和盒马团队,抽出37个人,在上市前对即食猕猴桃做试吃员,不同时段,总计试吃超过次,平均每人接近50次。一位女同事说,试吃到最后,见到猕猴桃就捂嘴想吐,她老公还误以为妻子怀孕了。
今年10月初,数字农业出品的即食猕猴桃,在全国七座城市的盒马门店上市,据盒马方面介绍,10月的第三周,该款猕猴桃在多家门店复购率排名第一。
双方也一起见证着农民端的变化。李晓阳说,用数字农业的方式种果子,陕西有至户农民,每亩地猕猴桃增产10%,翠香品种的猕猴桃平均每亩可增收至元。农民增收的根本是:商品果率提高25%以上。
对于农民来说,谁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让我们挣到钱,我们就跟着谁用什么方式种。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项目负责人王炜说,今年即食猕猴桃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未来不代表一劳永逸,更大的空间在于,未来需要教会更多农民按标准去种植,盒马根据消费大数据提前锁定收购价格,让农民不愁销路,真正地实现订单农业。
李晓阳感觉,完成了当年对父亲的承诺。
“猕猴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面对这样的提问,李晓阳回答,像家人,这么多年,猕猴桃有生命,有呼吸,有自己的喜恶,对它要知冷知热,要去了解它,走进它的世界,如果单纯的只是把它当做商品,那永远做不好,也改变不了这个行业。
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国产猕猴桃代言。
虽然和国外知名猕猴桃还有很大差距,但李晓阳说,这次即食猕猴桃的上市,就像吹响一个追赶、看齐目标的号角。“如果和阿里持续合作,两三年内,把猕猴桃整个链路更紧密地衔接、完善,我相信,我们中国的猕猴桃品质,完全可以超过那些国际大牌。”
“到那时,对得起我这白发了。”他摸着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