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

牛万里学院团队破解猕猴桃储藏难题保鲜又

发布时间:2021/6/20 17:02:22   
北京皮炎 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529/9004454.html

猕猴桃果实富含抗坏血酸(AsA),其含量可高达其他水果的数倍至几十倍,同时猕猴桃也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对外源 非常敏感,因此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极易腐烂,对农业损失巨大。

近日,我校杨震峰团队在果蔬采后生物学领域 期刊《PostharvestBiologyandTechnology》发表了采后猕猴桃果实抗坏血酸代谢调控的相关研究,破解了水果贮藏过程中保鲜又维持较高维C的难题。

“AsA即维生素C,是维持人类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化合物,猕猴桃果实因其高AsA含量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其代谢及转录调控机制尚未揭示。AsA代谢是通过一系列连续的酶促反应实现的,植物体内几乎所有代谢反应均需酶的参与,酶是由活性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基因则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基因表达)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调控物质代谢进程。AsA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生物合成、循环和降解途径,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了1-MCP处理对猕猴桃采后AsA代谢的影响。”课题组成员施丽愉博士介绍道。

实验经过近3年的研究探索,中途经历过样品处理的失败、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前期摸索、数据重复性较差等一系列困难,课题组成员不断探索,逐个解决,最终完成研究。

“1-MCP作为 的结构类似物,可以优先与 受体结合,近年来,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已被广泛用于果疏采后保鲜。本研究发现1-MCP处理在保持果实新鲜度的同时,还可维持其较高的AsA含量。”施丽愉表示,深入研究1-MCP处理对猕猴桃采后AsA代谢的作用机制,可以为猕猴桃果实采后成熟和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悉,杨震峰团队现有专职研究人员8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3人、讲师2人、博士后2人,主要从事杨梅、枇杷和水蜜桃等浙江省特色易腐果实采后品质与生理特性、果实腐烂和病害控制、果实冷害发生及控制技术和果实采后功能性营养品质形成与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6项和市厅级项目7项,获省部级和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余篇。近日,团队成员曹士锋副研究员上榜“园艺”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浙江万里学院-

万里今朝

文字

杨琼

图片

王康

视频

陆兆

排版

凌苗苗

一审

陆兆

二审

李新

三审

向娴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yinsitanwj.com/mhtjz/219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