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桃 >> 猕猴桃特征 >> 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天天学农如何领跑农民职
提起“新农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进入农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大多博学又年轻。实际上近年来“高素质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理人”等角色被频繁提到,他们同样也可以称之为“新农人”,他们是农业转型过程中寻求自我改变和突破的一群人。
这个人群的存在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也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期,35斗采访了全国首家瞄准“新农人”职业教育市场的在线教育平台——天天学农的CEO赵广。他从微观到宏观,分析了我国“新农人”教育的发展路径。
天天学农CEO赵广(图源受访者)
一、缘起:内容是获得市场的高效工具
赵广曾任职于华为,年从互联网共享经济切入,开始第一次创业,尽管第一次创业与做内容和教育相去甚远,但是赵广对做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他在研究生期间搭建过电子书论坛,毕业后转手并赚取了第一桶金。在华为工作期间基于兴趣和学习需要,发起了一个IT技术内容分享社区,该项目后来被一家IT教育公司收购。
年初,第一次创业结束后,赵广回重庆老家走亲串友,他发现农村近些年发生了不少变化。与同窗好友大丰收创始人闫子铜畅谈时,闫子铜提到曾借助社群和直播的方式给农民讲授农业技术,然后搭载农资销售,内容营销的模式证明了农业技术对农民来说是刚需。这次交流和当时正在火热发展的在线教育和知识付费使赵广开始思考:或许可以将教育和农业相结合,寻找新的模式。当时国内还没有农民职业教育服务平台,赵广确信农民教育还有可挖掘的机会。
出身农村的赵广对农业和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怀,当他站在第二次创业的始发站时,考虑的除了商业价值之外,更多的是社会价值。于是,他抛出了“给农户传播知识,帮助他们职业化”这一想法。闫子铜认为,这个领域大有可为,两人一拍即合。
于是,年天天学农正式成立,成立之初便获得了大丰收的天使轮投资。转眼走过4年,天天学农已完成了多轮融资。赵广说,4年时间对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并不短,天天学农坚持扎实走下来的信心来源于对行业赛道的看好,同时农户的热烈反馈也更加坚定了团队走下去的信心。
二、启程:做首个农民职业教育平台
在赵广看来,农民职业教育只在中国才有机会。
首先中国农村地域辽阔,市场空间足够大。随着土地流转 策的落实,农村土地逐渐变得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从而衍生出了围绕土地开展市场化的职业农民。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下得到了发展的机遇,也带动了农村的活力。
年,赵广曾用几个月时间到广西、江西、四川等地的农村考察,农村的种植结构与他儿时所见早已不同,地块不再是零碎的,农民种植农产品的目的不在于满足家庭所需,而是围绕市场需求选择品种和种植标准。
此外,农村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4G网络覆盖了村落,农民使用的大多是智能手机。与农民交流过程中,赵广发现他们的手机上基本都有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他们学会了移动支付。从而他更加坚信,随着农民职业化水平提升的需求增长,针对农民群体的在线教育还有巨大的空间待开凿。
在专业的农民职业教育平台出现之前,农化企业也会开农民会,讲农业技术、卖农资产品。农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学到一些农业技术,但是农化企业的培训带有销售性质,其目的决定了农民从这一渠道学到的知识十分有限。
赵广分析,我国养殖的工业化程度较高,已经进入了大规模运作阶段,相对而言,种植的复杂程度更高、需求更强,尤其是经济作物,经济效益较好,农户的收益也较高,农户对于经济作物的学习意愿和诉求更强。于是,天天学农一开始就选择从水果、蔬菜两大品类切入。其中柑橘种植的人群规模和种植面积都是最大的,天天学农便从柑橘入手,再延伸到葡萄、草莓、芒果、猕猴桃、火龙果等几十种作物。在作物之外,基于农业从业人群的划分,天天学农也为农业经理人、农资人、农产品营销等农服从业者提供职业提升的课程。
现在天天学农面向C端用户提供系统化农技培训课程,比如柑橘全年种植管理、葡萄全年种植管理、草莓全年种植管理等课程服务。此外,天天学农与院校专家、教授合作给农户提供市场准入型、能力评价型农业认证培训课程。
为了满足大型农场主的需求,天天学农还孵化了全国首个面向农民群体的商学院——大地研学社。打造高端经营管理类课程,让领头的农场主通过学习农场经营管理、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农产品营销等企业化运作课程建立企业家思维。
赵广说,一个镇或县里的农户往往受到地域限制,难以破圈,大地研学社便将这些农场主聚在一起,传播个性化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破圈。大地研学社曾邀请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赵春江院士、罗锡文院士讲解农业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也邀请了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从农产品流通渠道反推该如何种植。此外,这些大农场主聚在一起,又建立了彼此之间的连接,形成资源对接。
另外,还有 府主导的农民培训传播普惠的农业知识,同时 府也引导和鼓励社会化组织参与。天天学农积极参与高素质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发挥自身在互联网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能力和课程研发能力,比如广东精勤农民网络培训学院、山东临沂高素质农民培育等。
扎实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使天天学农在农民教育赛道越走越稳。目前,天天学农已成为农业行业人群获取专业资讯和农业技能的重要入口,累计服务超过万农民用户。
也是因为天天学农在农业互联网领域探索出了一条路子,自去年疫情以来,传统涉农企业也在寻求探索数字化转型,突破原有线下的模式。不少企业联系天天学农提供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天天学农也因此开拓了toB的农企数字化营销和数字化人才培养业务。目前已为先正达、中农控股等头部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三、回首:走过的弯路累积成经验
赵广回忆,尽管当时通往农民职业教育的条件基本具备,但心里真的没底。他说,从宏观上判断中国农业肯定会越来越好,农民也会不断进步。但是,作为农民职业教育的先行者,行业内并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只有一步一步去了解行业和用户才知道该如何行进。
赵广说,在写字楼里开发下沉市场的产品要避免闭门造车,天天学农在产品推广过程中越发感受到互联网人做农业必须扎根到行业里。所以我们的同事经常下乡与农户打交道,做市场调研。
起初天天学农打造的产品形态不是APP,而是小程序。小程序开发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然而,在推广天天学农小程序后,团队发现,近三分之一的农户扫码后无法正常使用。原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yinsitanwj.com/mhttz/2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