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猕猴桃 >> 猕猴桃价值 >> 秋天来了,孩子出现秋燥状况,妈妈用了4招
立完秋,不少地方慢慢摆脱了炎热的夏季,开始进入初秋,而家中的神兽们也开学了,又一批小宝宝们进入幼儿园。如果家长以为舒心的时候来了,那可能会面临失望了,因为9月份可是孩子秋燥易发的时节。
我们家小豆豆刚去幼儿园5天,就开始一些不适。大宝刚去初一,还在军训,也开始有点便秘。我知道又要开始一轮与秋燥的“抗争”了。
什么是秋燥?
顾名思义,秋燥是在秋季发生的疾病,它往往是因为感受了燥邪导致的,其中首先侵犯的就是肺部。秋燥表面上看着并不很严重,但是会导致孩子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
秋燥在孩子身上主要体现为4种状况。
1.流鼻血
由于秋天相对缺乏水分,孩子的鼻黏膜分泌出的黏液会更快地挥发,导致鼻腔干燥。如果孩子喜欢挖鼻孔,常常会破坏毛细血管,引发鼻出血。
2.皮肤干涩
秋燥容易引起宝宝皮肤干燥、皴裂、脱屑和起皮。
3.口腔溃疡和咽喉肿痛
秋燥容易导致孩子身体上火,所以,孩子经常会感到口渴,同时孩子的口腔唾液分泌也会减少,这些都会导致宝宝的口腔不适。常见的就是出现嘴角起泡发炎、口腔溃疡和咽喉肿痛。
4.便秘或腹泄
秋燥上火,还会导致宝宝排便困难,甚至几天不排便。而有些孩子则因为脾胃功能减弱,出现腹泻状况。
以上4种状况,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宝宝已经有所表现,就需要引起注意了,这可能是秋燥引起的。
如何预防宝宝秋燥?
我们大人都知道,养生也要顺应节气,对孩子而言也是如此。想要帮助孩子防止秋燥,改善体质,增强防病能力,也要顺应节气,从内而外地调整。
1、饮食调节
秋季燥气盛,首先要多喝开水,保证每天5至8杯水,也可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盐或蜂蜜。其次,豆浆和乳制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要少吃油炸、烧烤以及口味重的调料,比如辣椒和生姜,就要适当控制,这些都容易引起孩子上火。
要让孩子多吃一些性润味甘淡的食物。百合、芝麻、杏仁、银耳等就是不错的选择。
秋天也要多吃一些水果来预防口舌干燥,特别是梨非常适合孩子食用。此外,甘蔗、香蕉、猕猴桃、小番茄和苹果也是不错的。
秋季让宝宝多吃一些蔬菜和粗粮等含有纤维素的食物,适当减少肉类摄入,均衡饮食,促进肠道蠕动,达到润肠通便的目的。
最后,饮食上注意保护孩子的脾胃。进入秋天后,宝宝脾胃功能有减弱的状况,如果吃得过饱会增加宝宝肠道的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的混乱。所以,让宝宝保持七八分饱即可。
2、护理好宝宝皮肤
首先,每次宝宝大小便之后要做好皮肤的清理,清理之后也可以用儿童润肤露去涂抹。
家中比较干燥的,要注意经常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湿度不足的,还可以放一个加湿器或者放一盆清水,来增加空气湿度。
3、早睡早起
进入秋天后,爸爸妈妈们要逐步养成宝宝早睡早起的习惯,有利于增强孩子体质。此外注意,睡觉时不要给孩子盖的被子过厚。
4、适当增减衣物
俗话说,秋收冬藏,春捂秋冻。到了秋季,气温逐步下降,有些家长早早给孩子加上过厚的衣物,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到了秋季,宝宝穿衣也不可以过多,要适度的“秋冻”,注意对双脚、腹部和背部等敏感部位保暖。
豆妈逗娃寄语:
春秋交替之际,孩子易被秋燥困扰而生病。家长们提前做一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孩子远离秋燥,让孩子和家长心平气和地度过秋天。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yinsitanwj.com/mhtjz/28564.html